搜狐網:石家莊61年活化石獲保護:曾規劃商街將修繕保護
發布時間:2015-09-10 00:00:00 來源: 編輯: 0次瀏覽
華藥廠區俄式辦公樓要建博物館了!
與石家莊老火車將建火車博物館一樣,這座當年由蘇聯投資建設的俄式辦公樓,在華藥搬遷后,將改建為醫藥博物館。石家莊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俄式建筑得以保護。
熟不知,華藥俄式辦公樓曾一度規劃建設為商業街,難道石家莊又要消失一座具有歷史標識的建筑嗎?9月7日,搜狐焦點從河北省人民政府獨家獲悉,河北省文物局在《關于石家莊市華北制藥廠辦公樓(北辦公樓)修繕保護工程立項的批復》中提出,“同意華北制藥廠辦公樓(北辦公樓)修繕保護工程立項。”這意味著華藥的俄式辦公樓有望成為文物獲得保護,同時也預示著華藥從長安區的搬遷將更進一步。
一城一廠一甲子:石家莊的歷史記憶
如果從1953年選址建廠算起,華北制藥集團已經走過了61年——一個甲子的歲月。在這61年里,華藥創造了諸多輝煌。在華藥,中國人自己選育出的第一株生產用青霉素菌種研制成功;華藥曾一度成為亞洲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廠;作為新中國制藥工業的搖籃,華藥被稱為共和國的“醫藥長子”。
在這61年里,華藥見證了石家莊這座新興城市的建設發展。建國之初,石家莊市列為全國發展工業的重點城市,長安區被確定為全市的工業聚集區。除了華藥,四個紡織廠和印染廠沿和平路自西向東一字排列,以此形成規模較大的新興工業區??梢哉f,以華藥為代表的老工業廠房的落戶,奠定了石家莊第二次騰飛的基礎。曾經,華藥為新生的石家莊的發展建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如今,華藥將再一次為石家莊的發展做出新的改變。
長安區老工業區改造:華藥搬遷青睞開發區
隨著石家莊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擴大,華藥所在的區域由從前的城郊逐漸成為城市的核心,老工業區的舊廠房的搬遷亦是大勢所趨。
2014年6月,石家莊市政府出臺《長安區城區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實施方案》正式下發?!斗桨浮分赋?,從今年起到2020年,石家莊市將對長安區城區的老工業區進行整體搬遷改造,到2017年底,重點搬遷企業全部完成搬遷。
實際上,華藥的搬遷計劃在2008年就已啟動,華北制藥搬遷及新工業園區建設方案獲得河北省政府批準,并被列為省重點產業支撐項目。時至今日,華北制藥已有7個項目完成了搬遷改造并投產運行,這7個項目全部搬遷至了石家莊良村經濟技術開發區,剩余3個項目將在2017年前全部完成搬遷。
河北省商業聯合會秘書長曹潤亭曾深切呼吁,和平路沿線的發展史是石家莊城市發展的縮影,老石家莊人的記憶在此,并且記憶不應停止于此,希望在老廠區的改造中,為這座城市留下更多的文化傳承。在搬遷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對石家莊老工業區的歷史建筑進行保護。其中,華藥俄式辦公樓將設計用作醫藥博物館,開展保護研究醫藥文物和標本、舉辦展覽等公益性活動。華藥俄式辦公樓的保護和保存,將為長安區的歷史人文氣息增添一抹光彩。
建新城莫忘歷史 文化地標建設任重道遠
近年來,石家莊城鎮建設的腳步飛快,城中村改造、老舊廠房改造等一系列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著。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城市的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相結合,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尤其對于石家莊這樣一座歷史文化底蘊薄弱的城市而言,那些具有歷史文化氣息的建筑愈加顯得彌足珍貴,給予那些具備時代代表意義的建筑或景點有效的保護是必要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也意識到了歷史文化的重要性,許多樓盤在開發建設中,都有效的保護了原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國源和天下保留了于底村的永安橋、虛云禪林寺,并計劃建設于底村博物館;青鳥中山華府投資建設了石家莊最富有歷史文化的街道之一的民生路文化長廊等等。
歷史的傳承,不僅要靠文字資料,建筑實景更能帶給人們直觀感受。在城鎮建設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新聞加點料:華北制藥集團歷史年表
第一個階段:1958年至1978年
1958、1959年 建立土霉素、丙丁溶劑車間
1969年 在土霉素廠房建成四環素工段
1970年5月 玻璃廠大瓶車間試產顯像管成功
1973年 動工興建抗癌藥綜合車間,建成后于1979年改產林可霉素
第二個階段:1979年至1990年
1981年 華北制藥廠成立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
1986年 獲國家質量管理獎
1987年 升為國家二級企業
1989年 晉升為國家一級企業
1982年12月 華北制藥廠建成第二條青霉素生產線
第三個發展階段:自1991年至今
1992年10月 華北制藥廠對生產經營部分進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 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募股
1994年 華藥股份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河北省首批上市公司之一
1995年、1997年 華藥股份公司先后兩次增資配股
搜狐網 2015年9月9日 財經